隨著電力電子器件的飛速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的大量需求,基于電壓源換流器的直 流輸電和配電技術快速發展。柔性中壓直流(Medium-Voltage DC,MVDC)配電網具有線路損 耗小、供電、電能質量優等特點,在分布式電源并網、構筑城市直流電網等方面優勢 顯著。由于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(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,MMC)開關頻率低,損耗小,動靜態均壓優,因而在柔性直流工程中更受青睞。當前基于MMC的直流工程多采用自然 雙極和小電流接地方式,在深圳試點的±10kV直流配電工程采用換流變閥側高阻接地方式。
饋線基本特性
饋線的基本特性通常用它的一次分布參數和二次分布參數表示。一次分布參數系指饋線單位長度的分布電阻R、電感L、漏電導G和電容線的特性阻抗Z、衰減常數β、相移常數α和傳輸常數γ等。其中:
●當R>>ωL、G>>ωC時為低頻傳輸線,分布電感、電容可忽略;
●當R<<ωL、G<<ωC時為高頻傳輸線,線路電阻可忽略,近似無耗;
傳輸線的特性阻抗Z為其上傳輸高頻信號電壓和電流的比值,不是直流電壓與電流的比值(直流阻抗),特性阻抗與饋線的分布電阻R、電容C組合后的綜合值有關,是由諸如導體尺寸、導體間的距離以及電纜絕緣材料特性等物理參數決定的。特性阻抗的測量單位為歐,測量特線的另一端用特性阻抗的等值電阻終接,但其測量結果會跟輸入信號的頻率有關。在高頻段頻率不斷提高時,特性阻抗會漸近于固定值。例或75Ω。所以,一般要求饋線其特性阻抗Z要與設備、天線相匹配。
電纜產熱現象后,如不找到原因及時排除故障,電纜繼續連續通電運行后將產生絕緣熱擊穿現象。造成電纜發生相間短路跳閘現象,嚴重的可能引起火災。 纜過程中,要注意維護和檢修,才能避免這種情況。
電線電纜故障診斷方法 所謂診斷電線電纜故障,就是指確定:故障電阻是高阻還是低阻;是閃絡還是封閉性故障;是接地、短路、斷線,還是它們的混合;是單相、兩相,還是三相故障
1、電橋法 將被測電線電纜終端故障相與非故障相端接,電橋兩臂分別接故障相和非故障相,通過調節電阻使得電橋達到平衡,通過公式計算出故障點的距離。
2、低壓脈沖反射法 測試時向電力電纜的故障相注入低壓脈沖。該脈沖沿電纜傳播到阻抗不匹配點即故障點時,脈沖產生反射回送到測試點由儀器記錄下來,根據發射脈沖與反 差和脈沖在電纜中傳播的波速度,便可計算出故障點離測試點的距離。